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根據《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關于開展2021年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的通知》要求,圍繞“共同團結奮斗 、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開展畬族傳統服飾文化活動,展現優秀傳統文化。霓裳民族服飾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家民族宗教政策號召,應邀參與深汕合作區 鵝埠鎮紅羅畬族村畬族服飾調研復興和鄉村振興工作。
2021年12月我們來到鵝埠鎮紅羅畬族村展開調研,這是一個被群山環抱的畬族村寨,也是深圳轄區內唯一一個少數民族村寨。 紅羅畬族村是深圳市唯一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在區位條件、人口構成、歷史沿革和民族特色等方面具備不可取代的獨特性。地理位置位于深汕特別合作區鵝埠鎮蓮花山脈羅裙山麓,處于西部組團北緣,由原鵝埠鎮上北村劃分而出,西面與上北村環繞相接,北面、東面分別與赤石鎮明熱村、冰深村隔山相望,與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直線距離僅 3.3公里,車程不到15分鐘,既毗鄰相對發達的城鎮區域,又具備鬧中取靜的天然條件,地理位置較為優越。
紅羅畬族村有三段遷移歷史,村址從深山搬至山腳,生活方式由山居變為田居。明崇禎八年(1635年)惠陽畬族五姓人口分居,紅羅畬族村祖先自多祝遷入羅裙山嶂背村居住。1958年之前,畬族人定居于現紅羅祖祠一帶,以打獵為生,建筑多為土木結構,主要居住形式為以竹為架搭成的“懸草寮”(又稱“千柱落腳”、“千枝落地” ),除祖祠外現均已腐朽坍塌。1958年,整村下遷700米,在政府支持下以磚土結構修建村落,建立紅羅小學,這類建筑目前也基本坍塌無人居住,部分場地被村民用于養蜂。2001年,全村人口再次下移至羅裙山谷口,以磚混建筑搭建紅羅新村,徹底走出大山。
紅羅畬族村因紅色革命得名,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可待開發。1928年6月至1929年4月期間,徐向前同志帶領的紅四師部隊在大安峒、明熱峒一帶叢林中游擊作戰,經常行軍途徑羅裙山畬族村,進駐村中歇營過夜,與畬族村民建立了良好關系。畬族村民被紅軍愛護群眾的嚴明紀律所感動,時常提供極其珍貴的糧食和情報,用畬族草藥治療患瘧疾的紅軍戰士,身患疥癬病的徐向前同志還曾到羅裙山下的溫泉洗澡治病。紅四師離開海豐縣前夕,羅裙山上開滿紅杜鵑,徐向前同志便將畬族村命名為“紅羅村”,象征紅色的革命烈火呈燎原之勢。
由于年代久遠,紅羅村整體漢化程度較深,除了保持不吃狗肉等禁忌,日常生活方式與漢族無甚差異,畬寨服飾在這里更是不見蹤影。畬族以祖先崇拜和多神崇拜為精神內核,有著祖先祭祀、多神并祀和佛道俗混雜的復雜信仰體系。紅羅畬族村敬奉始祖盤瓠,以狗為圖騰,村里至今保存著講述畬族歷史傳說的長卷畫,老村舊址仍有紅羅祖祠。
紅羅畬族村獲得過多項榮譽,被評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14年9月中央民委)、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2014年12月廣東省政府)、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社區(2015年12月廣東省民宗委)、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2021年6月中共廣東省委)。近年來,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村內人居環境顯著提升,多條道路實現硬底化,村口牌坊突顯民族風貌,文化活動中心、廣場相繼落成,由羅湖區委組織部援建的黨群服務中心即將建成啟用。作為合作區“八村示范”之一,其村莊規劃方案(2020-2035年)入圍廣東省村莊規劃優化提升試點優秀典型案例。
由于篇幅所限,更多內容不在此處贅述,通過實地考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廣東省各級領導對各地偏僻民族村落的關心讓人為之動容,為我們這些從事民族服飾文化事業的指明方向。
作為從事少數民族服裝服飾工作多年的我們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振興鄉村經濟時不我待,霓裳民族服飾處在這樣一個大好時代,一定并且必將為祖國繁榮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后續我們將繼續深入報道霓裳民族服飾為紅羅畬寨村設計制作紅羅畬寨服飾的全過程,讓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祖國鄉村振興的隊列里來。
霓裳民族服裝服飾有限公司源于1988年的云南省歌舞團,是集旅游景區民族特色工作服、旅游景區民族服飾、旅游景區酒店民宿床上用品、民族特色工藝品、民族特色飾品、民族特色包包、節慶演藝民族服飾、少數民族校服、民族服裝服飾設計、開發、定制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擁有豐富的中國各類型民族服裝服飾設計、開發、定制經驗,配備專業的民族服裝服飾設計和制作工藝管理人才,是中國較早進入民族服飾文化創意設計、開發、定制的現代化企業之一。
>>>定制熱線<<<
昆明霓裳民族服裝服飾有限公司
聯系方式:18669108076 /15398694184(微信同號)
QQ:248875991 2494778018
微信: djh0824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環城東路50號理工大學科技樓A棟302號